剛從工廠SMT好的30片電路板回來了, 看著這全新的板子,上面怖滿 一塵不染的 電子零件, 電阻, 電容,
電感, CPU(微處理機), DRAM(動態記憶體)..算下來有400多顆. 有大有小, 有高有低, 也像一座小城市了吧. 大家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, 亂中有序中接上了電源, 將30片板子一片一片的測試, 結果只有一半能運作正常, 另外一半則是一動也不動, 不知是電路設計的問題, 還是電路怖局上出問題, 還是SMT加工出問題. 從這些失誤的板子看來, 應該是 SMT 加工出問題的機率比較大. 其中最大的問題應該出現在最大顆的零件: MCU, 這顆零件的接點高達400多個, 只要一個接點有問題, 整個系統就動不了. MCU 這顆零件
幾乎是所有微電腦系統的大腦中樞, 控制所有功能的運作與協調, MCU 掛了, 整個系統也會跟著停擺.
記的當初在系統設計階段的時候, 為了選擇一顆適當的大腦 (MCU) , 大家可是傷透了腦筋, 市場上 MCU
那麼多, 到底那一個才能符合需求 ? 男怕入錯行, 女怕嫁錯郎, 選MCU跟男女結婚一樣, 完全馬乎不得,
否則後果嚴重, 爛攤子很難收拾. 可惜東挑西選, 不是韓國 SAMSUNG 的, 就是日本 HITACHI 的,
不是我們不愛用國貨, 是台灣根本沒有這類型 MCU. 跟汽車業一樣, 在電子業或辦導體業, 汽車引擎
和中央處理器都是國外大廠的天下. 最後我們選擇用 SAMSUNG 32位元的 RISC 微處理機, 當作
導航系統的核心平台. 每次看到這顆微處理機, 就不經想到, 台灣一直號稱 主機板全球第一,
代工全球第一, 為什麼不是RISC 微處理機全球第一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