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文章可知bootloader的大小, 是由cpu內嵌入SRAM的大小決定. 幾百k的size, 用c 來寫程式的話, 也能加入不少的功能. 所以市場上, 有好幾種不同種類boot loader, 如Nboot, vivi, uboot等等
大部分都是開源程式, 功能大同小異. 比較流行的是Uboot, 所以android啟動程式, 就選擇uboot
uboot 這類啟動程式,
經過多年的演進, 版本的升級, 功能也多樣化. 除原先載入後續的程式外,
也加入了硬體測試, 程序下載, 程式燒錄功能. 這些在硬體初版, 穩定性還不好的時候, 作測試非常好用, 可以用來驗證記憶體, flash, 等相關IC晶片是否正常運轉, 如ok, 才作繼續作載入linux核心的動作.